他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增速会优于上半年,全年有望达8%左右。
路透周一对欧盟成员国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欧盟国家政府反对向进口的中国太阳能面板征收高额关税的计划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亦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呼吁欧盟理智、谨慎地评估利弊得失,积极认真履行承诺,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维护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欧盟指责中国太阳能面板和移动电讯设备定价过低,并向欧洲进行倾销意图垄断市场,因此建议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高达47%的临时反倾销税,之后又宣布原则决定对中国无线通信设备产品自主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新华社援引钟山讲话称,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发起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将对中国相关产业和就业造成严重损害,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大局,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是中方不能接受的。中国与欧盟周一就中欧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贸易摩擦问题举行会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表示,中国政府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会坐视不管。路透周一对欧盟成员国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欧盟国家政府反对向进口的中国太阳能面板征收高额关税的计划。他援引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日前表态,根据价值链分析,一国出口的40%实际上源自进口,因此保护主义措施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钟山在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卡瑞德古特(Karel de Gucht)的会谈中表示。中欧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价值链的组成部分,限制中国出口欧盟市场,不但损害欧洲消费者利益,也打击了欧洲相关产业的发展。尽管珠三角城市表现在全国最为夺目,但由于粤东西北城市竞争力偏弱,拉低了广东总体水平。
他认为,对于珠三角,只有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转型,深入推进,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珠海宜居城市竞争力位列全国第5,代表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全域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分别排名第9以及第19名。但汕尾、韶关等5个城市排名落到200名以外,其中云浮在250名以外。比如北京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仅排在全国74位,广州在宜居城市排名中列18位,佛山在生态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列100位。
亮点 珠三角城市竞争力增强今年是城市竞争力排名第11个年头,广东城市在这次排名中表现抢眼,珠三角城市在全国前十名城市中抢占3个席位。《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东投入大力气实施经济转型,借助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以及毗邻现代服务业中心香港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蓝皮书》首次把全域城市竞争力纳入竞争力排行,这也使得大城市不再独领风骚,各种特色小城市也能一展风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力排名更关注可持续竞争力。他认同《蓝皮书》的评价,珠三角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正是由于近年来坚持推进转型升级,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这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上体现出来了。短板 粤东西北城市竞争力偏弱记者注意到,《蓝皮书》指出,2012年广东转型初见成效,珠三角地区表现夺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经济竞争力板块差异较大,虽然珠三角城市表现夺目,但粤北及粤西、粤东有些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不够理想。
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城市要通过借助新型城镇化等战略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粤西及粤东一带,而粤北山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弱接下来,一方面珠三角城市要通过深化转型升级继续保持优势。特别是粤北一些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差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也有较好的表现。
短板 粤东西北城市竞争力偏弱记者注意到,《蓝皮书》指出,2012年广东转型初见成效,珠三角地区表现夺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经济竞争力板块差异较大,虽然珠三角城市表现夺目,但粤北及粤西、粤东有些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不够理想。但汕尾、韶关等5个城市排名落到200名以外,其中云浮在250名以外。
居51名~100名的有珠海、汕头、惠州等6个城市。建言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珠三角要加快转型升级 粤东西北要加快发展广东城市的排名情况基本符合广东区域发展的现状。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十名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东投入大力气实施经济转型,借助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以及毗邻现代服务业中心香港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广东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粤港澳高端合作的优势,加速产业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升级传统制造业,给予外来人口同等市民待遇,改善居住环境,缩小省内城市发展水平差异。实现珠三角城市的一体化、同城化,将珠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群。亮点 珠三角城市竞争力增强今年是城市竞争力排名第11个年头,广东城市在这次排名中表现抢眼,珠三角城市在全国前十名城市中抢占3个席位。深穗佛闯进前十,广东转型升级见成效,未来竞争力优势有望保持区域之间实力的较量,集中体现为城市竞争力的比拼,而这种比拼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不仅是经济总量,还包括发展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比拼。
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水平很高,相对较弱的是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指数,广东省各项指数大体向增,基本做到了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蓝皮书》首次把全域城市竞争力纳入竞争力排行,这也使得大城市不再独领风骚,各种特色小城市也能一展风采。
广州8年来首次超越北京晋升至第5位,佛山首次冲进前十。可持续竞争力居全国前50名的有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8个城市,其中深圳、广州居全国前5名。
《蓝皮书》对广东城市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日前,中国社科院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另两大经济区环渤海和长三角均只有两个入围。珠海宜居城市竞争力位列全国第5,代表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全域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分别排名第9以及第19名。他建议,广东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反哺,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抓住新型城镇化的大战略,推动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粤东西北流动,并形成一定集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但专家同时指出,广东城市竞争力区域差距过大,导致广东整体竞争力不强。
丁力认为,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得益于最早获得改革开放先机,这比内地足足早了10年,长三角的真正开放也是在浦东开发以后。从全省来看,广东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前50强的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5个城市,其中深圳、广州分居第2名和第5名。
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城市要通过借助新型城镇化等战略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在最受关注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上,广东表现靓丽:深圳升至榜眼,广州8年来首次超越北京晋升至第5位,佛山首次冲进前十。
从可持续竞争力看,广东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优势有望继续保持。尽管珠三角城市表现在全国最为夺目,但由于粤东西北城市竞争力偏弱,拉低了广东总体水平。
总体看,广东未来竞争力优势有望得到保持。他认为,对于珠三角,只有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转型,深入推进,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令人欣喜的是,广东入围的3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都有提升:深圳升至榜眼仅次于香港,高居内地城市之首。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比如北京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仅排在全国74位,广州在宜居城市排名中列18位,佛山在生态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列100位。《蓝皮书》指出,从经济竞争力看,广东板块之间差异较大,珠三角城市群表现突出。
但是现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而且广东昔日的诸多优势已不复存在,所以广东才有这么大的紧迫感。中山也有不小收获,进入宜居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前十以及生态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的第15名。
从可持续竞争力看,广东省可持续竞争力均值0.481,居全国第9位,落后江苏两个名次。下一步,珠三角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还是要靠转型升级。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